年關將屆,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近日與消保會聯合進行市售牛肉乾年貨抽查,發現一成五標示不實,明明是豬肉乾卻謊稱牛肉乾賣,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科長劉芳銘昨(二)日指出,豬肉乾標示為牛肉乾賣,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,最高可處新台幣二十萬元罰鍰。
衛生署與消保會合作抽驗市售牛肉乾產品,計抽檢四十件,包括三十九件散裝、一件包裝產品,發現其中六件(十五%)肉乾標示不實,驗出的豬肉乾成分超過五十%,證實產品中的豬肉成分非配方或製程產生,而是擺明就是豬肉乾。且四十件中有七件(十七·五%)檢出防腐劑超量,亦不符合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。
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科長劉芳銘補充,上述6家遭驗出豬肉乾比例過高的業者,經實地查廠發現,工廠產的確實是豬肉乾,只是賣到中游,遭中游業者動手腳,改以牛肉乾販賣,因此這部份會對中游廠商進行開罰,至於驗出防腐劑不符規定的廠商,則依法開罰上游業者。
劉芳銘說,豬肉乾假牛肉乾賣,據食品衛生管理法,可處新台幣四萬至二十萬元罰鍰,至於驗出防腐劑不符規定業者,可處三萬至十五萬元罰鍰,相關違規產品也需下架銷毀,目前已請轄區衛生局,依法處辦。
劉也建議,畢竟牛肉乾比豬肉乾貴,提醒民眾別貪便宜買低價的牛肉乾,當心可能是買到豬肉乾,反而是虧到。
#包裝#散裝#標示#違規#食品衛生管理法

